在教育的殿堂里,有这样一位老师,他的教学方式别出心裁,常让学生们意想不到地学会了许多东西。有一次,一位学生忘带了笔记本和铅笔,这时老师并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责怪他,而是灵机一动,提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知道为什么我们不能用手捏水吗?”

这个问题立刻引起了一片沉思。在等待答案的时候,那个没带笔记本的孩子感到有些尴尬。但就在这时,老师继续说:“因为水分子之间的吸引力使得它们紧密相连,就像你们平时学习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点,它们是互相连接、构成整个知识体系的一部分。”

随后,他又问道:“那么,如果我们把这个概念应用到学习上,你觉得应该如何呢?”这一问题让全班都陷入了深思。那个忘带书包的小男生突然站起来,说:“我可以用我的身体来代表每个知识点,每当我掌握一个新概念时,我就弯曲一下手指,就像是在‘捏’住它一样。”

这个小男生的话,让大家意识到了学习不仅仅是填鸭式记忆,更重要的是要将所学融会贯通,使之成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而那个没带罩子的孩子,在这节课中得到了一个无形的奖励——他不但不会被惩罚,还能以一种独特而有效的心态去理解和运用所学。

从那以后,无论是什么样的日子,只要有人忘带必需品,那位老教师总会找到一个巧妙的方式,让每个人都能从中获得教益。这就是“没带罩子让他捏了一节课”的故事,它告诉我们,即使缺少了物质上的工具,我们依然能够通过创造性地思考和行动,将抽象的事物转化为切身感受,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下载本文txt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