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茶韵在古代史料中探究了茶的名称之多变,从“荼”字到“茶”字,再至于诗文中的各种别称,每一称呼都承载着特定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首先,“荼”字,是最早用来表示茶的词汇之一,其含义不仅限于茶叶,甚至有说法指代苦味强烈的草本植物。在《诗经·邺风·谷风》中,有句云:“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关于此句中的“荼”,学者们争论不休,但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其解释为“苦茶也”。
接着,“茗”的由来则更为迷离,它据说源自云南某地对“茶”的土音,并且在东汉时期开始被用作表示 茶的一种方式。宋代苏轼有一句名诗:“从来佳茗似佳人。”而香港陆羽茶室,则有台静农题写的著名联语:“泉烹苦茗琉璃碧,菊酿香醪琥珀黄。”
再看那些与醒脑提神、解除疲劳相关的称呼,如唐代白居易所言:“破睡见酒功。”以及曹邺那句子:“六脏睡神去,数朝诗思清。”晋代张华在《博物志》里讲述了饮真 茶能使人少眠,因此人们又将它称为不夜侯。胡峤则赞道:“破睡须封不夜侯。”
接下来,我们可以看到消毒臣这一美誉,这源自唐朝李德裕的话,他认为天柱峰 的 茶能够消除酒肉带来的毒性。当时有人将这种 茶浸入肉食并密封后过了一段时间打开后发现肉已化为水,因此人们尊其为消毒臣。
涤烦子的概念同样广泛流传,在唐代,一位使节随行西番地区,用烹制后的 茶帐中引起赞普好奇询问何物,最终得以冠上涤烦子的美名。施肩吾也有类似的表达: “涤烦疗渴,所谓 茶也。”
最后,还有清风使这一称号,它源自五代十国时期,而卢仝即使用这句话形容自己饮下七碗之后感受到的清凉意境——好像身边吹拂着天上的清风。而余甘氏则可能与橄榄有关,因为世间常将橄榄比喻成余甘子,也有人改称作为余甘氏,以避免混淆。
最后,那些与友情相联系的名字,如宋代苏易简所用的 清友,都充满了温馨的情感寄托,使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悠长的大自然之中,与朋友共享那份难忘的心灵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