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皖南山区的安徽桐城,小花茶生态示范园里,雨后初晴之际,茶农们正忙于修剪通风道、清除杂草和病叶,为下一季节打下坚实基础。利用植保无人机进行喷施石硫合剂,他们全面防治多种茶树病虫害,减少来年病虫发生基数。
“紫来桥下水,龙眠山上茶。”桐城人对这份情感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根源。早已被历代文人写进诗歌中,这款桐城小花茶不仅是宫廷饮品,更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桐城小花茶,是一款历史悠久的绿类名茶,其产地位于桐城市西北部的龙眠山。这座龙眠山,是霍山山脉东南走向支脉的一部分,以峰高谷深、野生兰草遍布而著称。这里适宜生产优质土壤,使得所产之物更具独特性。
据《桐旧集》记载,此种名贵之物可追溯至唐代。当时,一位叫鲁山公的人,在宦游途中偶得异籽,将其种植于椒园内,由此形成了与顾渚、蒙顶齐名的地位。而后因其冲泡后的形似初展兰花,又以“兰花香”著称,因此命名为“桐城小花”。
过去,每当春天,当谷雨前后采摘时使用无性系良种,这使得采摘期提前到了清明之前。在这一期间,用心挑选出芽叶,即茸毛显露且壮实匀整者,再经历摊放杀青理条初烘摊凉复烘剔拣提香等精细工序制作而成。
这种独特品质让“色翠汤清,兰香甜韵”的特色凸显外观舒展色泽翠绿形似兰花;汤色嫩绿明亮;香气清鲜持久带有兰花香滋味鲜醇回甘;叶底嫩匀绿明。此产品分为特级、一级、二级,每一级都有着自己的标准,被誉为具有竞争力的商品。
1986年,“桐城小花”被评定为安徽省名茶,并在1998年的中国国际名茶展览会上获得推荐产品称号。2007年荣获“中杯奖”,2010年及2012年的中国(安徽)国际tea博览会又分别获得了"十大品牌"认证。此外,还曾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并列入了国家首批国礼徽题系列之一。
近几年来,该市致力于发展特色产业,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同时推动三大融合(文化、产业科技)发展,使得该地区成为一个经济较强大的区域。不仅如此,它还促进了农文旅融合,让更多居民受益,从而实现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