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茶
普洱茶怎么醒茶?老茶有什么醒茶诀窍?如何判断醒茶程度?
你是否也有关于醒茶的疑问?请提出来。
本期我们邀请了润元昌招商经理黎宇文来为我们讲讲「醒茶」,因为”宇文“谐音”语文“,且宇文老师爱钻研普洱茶也爱给大家讲一些茶识,所以大家都叫他”宇文老师“,以下文中也是这样表示。
什么是醒茶?
《中国茶叶大辞典》对“醒茶”的解释是这样的:“醒茶是为了洗去了茶表面的杂质,诱发茶味、茶香,是古人遗习“。
醒茶的目的
让沉睡或尘封的茶叶通过与空气和水分的接触苏醒过来,重新焕发出茶叶的本质以便于冲泡饮用。
怎么醒茶?
普洱茶醒茶三大步骤:干醒、热醒与湿醒。
1「干醒」:是通过解散茶叶使之通风透气,让茶叶自然呼吸,散去本不应当属于茶叶的闷、杂、堆、沉等味道,令茶叶恢复本质,存于罐中集结自身的韵味。
2「热醒」:温杯烫壶之后,把干茶投入发热的容器中,盖上盖子,静置或缓缓摇动干茶,以热气直接唤醒茶叶。
3「湿醒」:用热水及温度帮助茶叶唤醒本质,有助于在正式冲泡时释放出最佳的品质。
新生茶
因为新生茶还没有经过储存,所以在冲泡之前,只需要将茶饼撬散,放置于无阳光直射、干燥、无异味处1个小时左右即可。为避免高温的水会让新的生茶出现烫熟味,建议以90度左右的温水润茶(洗茶)即可醒茶。
新熟茶
新熟茶的“醒茶”主要是为了让堆味、水气味等杂味散去,使冲泡后的茶汤呈现出更好的状态。
醒茶时,不妨可以先将新熟茶的茶饼撬开一部分,找一个紫砂或陶瓷的罐子来放置撬开的茶块,再静置于通风干燥的地方,根据熟茶渥堆味的轻重程度,决定放置时间。
一般情况下,建议将新的熟茶存放一段时间再喝滋味会更好。而润元昌的熟茶,发酵好的原料在压制前先存放了一两年,压制后又会存放好几个月才上市,即完成初步的陈化再出厂,所以现喝口感舒适,几乎无堆味。
老生茶老熟茶
有年份的生茶和熟茶的醒茶方式是差不多的。
因为经过长期的存储,醒茶就显得尤为必要。普洱茶老茶的醒茶通常是把包着棉纸的茶饼从仓储处拿出来,先放置于自然洁净的环境中,透气、有光,与氧气进行初步接触。一两个星期后可以撬散了,放在茶叶罐里醒至一两个月再饮用。
散茶
对于散茶来说,因为是“散”的状态,因而只需在冲泡的过程中直接以润茶(洗茶)1-2次即完成“醒茶”。如果是长期密封保存状态的散茶,可以其取出部分置于通风干燥的地方,放上两三天即可完成醒茶。
除了这些,还有什么情况下是需要醒茶的?
宇文老师:对于年份茶而言:如果大仓出来的茶要醒1个月以上,因为大仓出来的茶都带有一点大仓的仓库味。如果是从整件中抽出来的茶我一般醒1周以上(道理差不多同上)。如果不同地区到货的茶也要醒一段时间(比如云南到广东,广东到北方等地理环境跨越大的)。因为茶已经适应所在当地气候环境,突然换了一个新的气候环境,它需要自然转化唤醒,体验起来才稳定,我一般也醒1-2周。
以上一切都是为体验它本来稳定状态。要不然多少都会有落差。
海蓝宝:醒茶,分干醒和湿醒。干醒,把想要喝的茶饼撬开不能太碎,放到醒茶罐里十天半个月以后再喝,去仓储味。湿醒,在冲泡之前先低温醒茶,水温70度左右,我是生普低温醒茶一遍,然后正常进入泡茶环节;熟普再加一遍高温润茶,后进入正常泡茶环节。这样泡出来的普洱茶口感体现极佳。至于这样泡茶好喝的原因却是不太清楚,希望得到专业的回答?
宇文老师:不撬太碎是为了茶叶出汤时的均衡性和稳定性,低温醒茶应该是个人喜好。
普洱茶的湿醒和冲泡都是需要高温的,如果是中老期茶和熟茶,那更需要高温了。我们在市场中就发现有一些爱喝老茶和中期茶的老茶鬼会专门用陶壶、铁壶来泡茶,因为蓄热性更高,更能唤醒茶叶、激发内质。
无花:醒茶这个知道,但是醒到什么程度就不明白了?
宇文老师:我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可能大家都是按照个人喜好、经验,都有一些心得了。但是我们在市场上试茶,都是把茶从仓库里拉出来,跟空气接触个把月,等相对稳定了,就是这个茶本身的味道,这个时候试出来就比较准,希望可以作为参考。
Yiu:说说自己的一点经验,一般分为干醒和湿醒两种。……另外,最近在尝试针对一两年的生茶,洗茶之后闷一分钟,据说之后泡出的茶汤更加稳定,大家也可以试试。
宇文老师:新茶的话闷一分钟茶味都出来了,我个人不建议这样做。
茶虫Yikuan:有没有什么醒茶的注意事项和诀窍呢?
宇文老师:有一个可以弥补冲泡手法不稳定的方式,适合对茶性还不太了解、冲泡技巧不太自信的茶友,就是用大壶、大盖碗冲泡。
还有茶友的精彩分享,可供参考。
精彩分享
九芊芊:普洱茶老茶首先要干醒,置于洁净紫砂罐中和空气接触增加唤醒活性褪去仓味一周以上,在冲泡前温热茶具投入茶再次干醒少许时间,之后冲入热水湿醒1到2次,就醒好啦。接下来就可以冲泡出汤品饮普洱老茶啦。
庸人自扰:熟普洱茶醒茶,特别是年份比较近的,渥堆气比较重。醒茶的方法就是把茶饼整个撬开,放置大概一个星期左右再引用。注意不要湿度太大就好,熟普洱茶的醒茶为了跑掉渥堆气。
图文来源:润元昌茶业,经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