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前,一斤安徽黄山特产的太平猴魁拍出了20万元的天价。虽然市面上百来块一斤的猴魁并不罕见,但来自核心产地的新茶价格通常不会低于几千块。这让人不禁思考,为什么太平猴魁这么贵?可能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

首先,太平猴魁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创制于1859年前后,是中国历史名茶之一。它最大的特点是两叶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有“尖茶之冠”的美誉。在绿茶中,猴魁代表了尖茶的一种。

其次,核心产地中的新明乡一带土壤多为黄棕壤或乌沙壤土,有机质含量高,透气性好,而海拔600米以上的山区环境优越,小地理气候特殊,为茶叶氨基酸物质和芳香物质积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且,由于当地居民世代以茶为生,对茶园进行精细化管理,使得产品质量得到保证。

再者,太平猴魁制作工艺也非常特别,它采摘嫩芽并不是必须条件,而是选择一芽三叶初展,并且要求“四拣八不要”,即选取山高、丛茂、枝粗、尖头等条件下的原料,同时排除色淡、紫芽等不合格品。此外,还要经过杀青、毛烘、高温足烘和复焙四道工序,其中捏尖这一步骤尤其重要,因为它决定了最终产品的外形与口感。

最后,当消费者想要判断一款太平猴魁好坏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标准:首先,从外形看,要确保两头尖而非扭曲;其次,从色泽看,要呈苍绿匀润,无杂色;再次,从香味看,要丰富醇厚,不苦涩且有独特韵味;最后,从查叶底来看,要嫩软匀净,没有过度翻滚或压碎迹象。

总之,正宗的大型品种所谓“尖”、“扁”、“羊耳朵”和“团子”的美称也是因为这些品种在采摘时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不然就不能算作正宗。如果能按照传统方法做出,那么这样的饮用体验将更加值得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