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农村的走亲访友越来越淡簿了,为什么呢走亲访友,从古到今,这是雷打不散的传统习惯,我想,延续至今,也有几千年了。
常言道:千里送鹅毛,礼轻仁义重,那怕你不拿东西,过去朋友,亲戚家坐坐或者去看看。
也觉得亲切和温暖,内心又说不出的高兴,人,就是这样,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这就是做人道德的标准。
亲戚,不过五服,若延续走动往来,时间一长,如君子之交.淡如水之说,也觉乏味无聊之及,没啥意思了。
话说回来,常言道:吃货不如应喝,再知己的亲戚朋友,做不到点,也不会长久也……
农村走亲访友,过去,人民没有厚重的礼物,沒有交通工具,靠双脚走路才能到,见到亲人格外亲切,他可把心受的鸡杀了給你吃,问寒问暖,有说不完的活,让你住几天再走。一年也见不了几次面,现在生活节奏太快,要房,要车,要手机,这些都需要钱,所以人民都在努力挣钱,沒有时间走亲访友,有事了,一个电话,微信,视频全部解决,沒有了过去实实在在的走亲访友,所以就好像淡了,但真正的亲朋,打断骨头连着筋,现在是浓浓的徽信情。
随着人们生活的不断提高,高科技的不断发展,一部手机握在手能知天下事,没有什么急事亲戚朋友想念了手机问候一声,开视频聊会天,不用直接见面胜似面见,节约了时间误不了办事提高了办事效率,不是淡溥了关系而是现在方便了,说明了社会进步了人们的思维更是进步了!
有走方与接待方双向原因,走方抱有不带上礼物不看望亲戚朋友是一种失礼,绕不过亲情、血缘,姻缘,友情关系纽带,有德高望重的老长辈,有称兄道弟的平辈人,也有小辈人,还相识相知相交的朋友,也许在曾经的来往或交往中,帮了不少忙,日子不好的时候常常接济了好多,友人之间的付出,但是,随着物质条件的极大丰富,通讯的发达,人慢慢地也随波逐流了,感恩程度降温了,所以变得会应付差事了,走一走过程,也许因为“挣钱要紧”而忙不完的活,只好借助“万能”的手机问候一下,也幸好有手机!接待方也许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淡忘了,忽略了,人家都登门拜访,即便是没有一杯砌上的热茶还没有一杯热水吗,不冷不热的,客本来一腔热情,内心估计凉了半截,若不是上了岁数的亲人嘘寒问暖,生疏的小孩才懒得理会,难得来一回,开口就说挣钱的各种话题。退守两难啊,以后还想来吗,一个学一个的样,双方的漫不经心,也许,双方来往变得淡薄由此发生。
说觉得现在农村走亲访友的少了,跟过去比确实是一种趋势,但是也并不代表亲情就淡薄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人类的亲情都是对有血脉关系的亲人的一种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情,这些都是天然存在,永难割舍的。所以说真正的亲情,并不会因为走动的少而变得淡薄。
其次,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很快,为了生活,人民都在拼命的奔波忙碌着,即使是农村,年轻人外出打工的很多,不像几十年前,大家都面朝黄土背朝天,以农业生产为主,生活的圈子很小。那时候逢年过节,走情访友,串亲戚,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我是六零后,我记得小时候在农村跟着奶奶生活,伯父是生产队长,我们一个生产队里的人,差不多都是本家族的人,只有极个别的外姓人口。那时候,只要谁家有红白喜事,或者修房盖屋,不用招呼,不用叫人,街坊邻居能帮上忙的都会主动去帮忙,从来没有人要求过什么酬劳,主家过意不去了,会给帮忙的人做一锅大烩菜,仅此而已。再说走亲戚,我小时候,一到过年,奶奶会派我先去长辈家拜年,初一早上有给家族的长辈端一碗汤圆送过去的习俗。过了初二,就在姐姐的带领下提着礼物去姑姑舅舅姨老姨家一一去拜年,我们这里叫做串亲戚,当然了,拜年的红包是不会少的。
现在的社会,经济发展了,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一个村子里的人,天南海北的都有,有的过年还回家住几天,有的在外买房定居,也很少回去了。因为距离或者是工作性质的原因,已经不可能像过去那样通过走亲访友的方式沟通感情了,但是亲情绝对不会因为距离的原因而变得淡薄,现在的交通和通讯越来越方便,亲友之间的交流方式也变的多种多样,有定期一起聚餐的,有招呼亲友一起外出旅游游玩的,还有建立一个家族微信群,大家在群里互相交流的等等。
所以说现在感觉农村走亲访友的淡了仅仅是一种表面现象,实质上是因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变了,走亲访友沟通的方式也变的丰富多彩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