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国有着很长的饮茶纪录,但要追溯中国人喝茶的起源,却存在颇多争议。

一个可供参考的研究发现,在2011年,复旦大学的李辉教授经过对人群的基因调查后发现,中国人的苦味感知基因TAS2R16——对苦味物质的敏感度要远高于其他国家的人群。而这个”吃苦”基因突变发生在距今约5000-(推荐阅读::绿茶冲泡方法,学习茶道文化和茶艺教程请访问:茶文化,:wWw.lheCHA.com)6000年前,当时的中国先祖尚生活在采集和农耕过渡的神农时代,据记载茶羹是当时人们的日常饮食之一,不知道中国人“吃苦”基因的突变是否会与茶有关?

茶作为贡品和祭品的记载可推及至周武王伐纣时或是先秦时,喝茶作为一种饮食文化达到兴盛则是在唐朝时,茶圣陆羽写了《茶经》一书,总结了历代制茶和饮茶的经验。那么茶作为商品的记载,最早发现有文字记录的,应是出自王褒的《僮约》,在此文中提到了“武阳买荼”,有不少专家学者经考证后都认为,这里写的“荼”即是茶,因此在后世的很多版本都改写成了“武阳买茶”。



王褒,四川资阳人,是西汉著名的辞赋家。“武阳买茶”的典故便出自于王褒的《僮约》,《僮约》背后的故事讲述的是擅长辞赋、精通六艺的王褒,给一个名为“便了”的僮奴写下了一篇题为《僮约》的契约,这个文件长约六百字,罗列了名目繁多的劳役项目和十活时间的安排,但从其中不少揶揄和幽默的字句可以看出,此文乃王褒的消遣解乐之作。而在此文所列条款中,“武阳买茶”赫然在目,就这样,王褒在不经意之中,为中国茶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喝茶

王褒给后世留下的这篇弥足珍贵的《僮约》当中有两处提到茶,分别为“脍鱼氰鳖,烹荼尽具”和“武阳买荼,杨氏担荷”。“烹荼尽具”指的是煎好茶并备好洁净的茶具,“武阳买荼”意思是赶到邻县的武阳(今成都以南彭山县双江镇)将茶叶买回。

至于王褒为什么让便了到武阳买茶的原因,或(推荐阅读:临沧古树茶,学习茶知识请关注:www.lhecha.coM]许从《华阳国志-蜀志》“南安、武阳皆出名茶”的记载中,我们能看出一些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