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品尝冻顶乌龙茶,回忆中国六大茶类的代表精神。冻顶乌龙茶呈半球型,色泽墨绿,有天然的清香气。当冲泡时,它自然地冲到壶盖上,汤色如柳橙黄,味道醇厚甘润,还有发散桂花清香,一饮而尽后杯底不留残渣。这让我想起了春季出产的冻顶乌龙,最为香高味浓、色艳;秋季次之;夏季则品质较差。

知情人了解,冻顶乌龙是所产乌龙茶的一种,其生产依据发酵程度不同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轻度发酵近似绿茶,有清香;重度发酵接近红茶,有甜香;中度则清香更浓烈。而冻顶乌龙属轻或中等发酵,是在南投县鹿谷乡的冻顶山主产地。

历史悠久的冻顶产茶,其来已久。《通史》记载水沙连社曾盛产此类佳茗,如松罗色泽,可避瘴祛暑至今仍在市面流传,而以冻頂为佳,但所出无多。此外,还有说法称,在咸丰五年(1855年),林凤池带回福建武夷乌龙苗36株种于该地区,并逐渐发展成今日之风采。

位于海拔700米高岗上的凤凰山支脉,即被誉为“冻脚尖”之所以名,因为雨多路滑,上山需蹦紧脚尖才能抵达。这里栽植了青心乌龙及其他优良品种,以其土质好、生长茂盛著称。

包种茶,又称“包種”,源自安溪,当地商家将两张方形纸内外相衬放入4两叶子,然后缠绕成长方形四方包,加盖唛头出售,这便是“包種”。这种轻或中等发酵的烹饪方法使得它成为一款美誉众口的佳茗,不仅北文山与南冻頂并列美誉,而且还因其独特工艺而受到尊敬。

从采摘青心烏龍芽叶开始,再经过晒青、凉青、浪青、炒青揉捺和复烘焙形成最终产品。在这整个过程中,每一步都讲究精细化工艺,使得每一片叶子都充满了深沉且持久的情感与故事。

品尝过的人都会赞叹它:卷曲呈半球形,无论何时皆能展现墨绿油润之颜值。当冲泡后汤色的黄绿明亮闪耀,更是令人难以忘怀,那花香略带焦糖香,让人欲罢不能。而耐冲泡这一点,更增加了它不可替代的地位。我也愿意分享这份经典与智慧给更多懂行者,让他们体会到这个时代最纯粹最真实的一刻——喝下一壶温暖又悠远的风情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