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山茶的外观是条索尚肥壮,紧结,较沉重,叶梗红亮,细瘦整齐,尾部稍大,有着明显的竹子节。色泽乌润,就像熟透的香蕉皮色,并且具有青蒂绿腹红点的特点。内质上,它们汤色橙或清澈,一口咖啡香气清淡而不失浓厚,与铁观音相似但略带清新。
每一片叶子的底部呈黄绿色,形状长圆形,有隆起,但主脉略细且浮白。在历史上,本山茶原产于安溪,而据庄灿彰在《安溪茶业调查》中提到,这种茶发现于60年前(约1870年),由尧阳人圆醒所发现,现在被称为圆醒种或本山种。品质上,本山茶与铁观音同样香高味醇,只是品质好的与铁观音相比更有几分神秘。
1984年,本山茶在全国良种审定会上被认定为全国良种,并且在安溪栽培面积达到了1.6万多亩,是县内四大当家良种之一。它主要产自安溪西坪、虎邱、蓬莱、尚卿、长坑和芦田等乡镇,并传播至闽南和闽中的部分乌龙茶区。本山茶是一款无性系品种,以灌木型、中叶类、中牙种著称,其树姿开张枝条斜生分枝细密。
每一片叶子都呈椭圆形稍长,有些微妙的脆弱感,同时也有一定的内卷度以及波浪状边缘。而每一颗牙齿大小不均匀,但又密集而且细长,与铁观引起共鸣,被誉为“铁观音弟弟”,也是安溪四大名茶之一。但由于其适应性和生长势强于“铁观音”,所以价格更加亲民。这使得很多消费者根本无法辨别其与铁观印之间的差异,因此很多商家都会将其作为代替品来销售。
尽管香气与 铁 观 音不同,但品质依然出众,不仅具备优雅的香气,还拥有乌龙茶耐泡共同特性的同时,加之实惠价格,使得它成为了爱喝铁 观 音朋友们最佳替代选择。如果是毛 茶 本 山 的,则以材质粗糙著称,每根茎干细而长,由于制作工艺原因,有时会出现“肉断皮不断”的现象,使得每个节段都像是竹子的杆一样。而这正是人们常说的“竹子节”。相对地,“ 铁 观 印”则横截面整齐如刀砍过般,而本 山 茶 则锯齿尖锐规则,如同精心雕刻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