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的秘密:青茶?我怎么从未品尝过这份美味?

乌龙茶简介

“青”,在古汉语里,多指不同程度的青色。有时指黑色,如“青眼有加”,有时指蓝色,如“青花瓷”,有时指绿色,如“青出于蓝”。而乌龙茶,是指在半发酵后,呈现的不同程度的绿色甚至黑色的茶。一般称为乌龙茶(下文皆以“乌龙茶”代替“青茶”),乌龙茶创制于明清时期。安溪茶农在绿茶制法的基础上发展成乌龙茶制法,先传入闽北、广东,后传入。乌龙 tea 属于半发酵 tea,是中国几大 tea 类中,独具鲜明特色的 tea 叶品类。

烏龍 Tea 傳說

在福建方言中,“烏龍”的意思是 “糊里糊涂”。所以,把一种很好喝的 Tea 稱為 “糊里糊涂”的 Tea 呢?

傳說當年有一位 Tea 农人,在山上采完 Tea 青後,将 Tea 青鮮葉放在竹篓裡,然后背下山。在下山過程中,竹篓里的鮮葉隨著上下颠簸、左右摇晃,而產生了花樣似的清香。那位 Teasman 將這個偶然發現,用於Tea加工之中,並形成了一種特殊的 “摇青” 工藝。当時,由於自然科學不發達,那位 Teasman 無法解釋這種神秘現象,所以將這種Tea稱為 “烏龍Tea”,就是 “糊里糊涂 的Tea”。

香氣滋味來源

發酵輕重、工藝變化和產地(樹種)的多樣性共同造就了烏龍Tea 豐富多彩滋味和香氣。

庞大的烏龍Tea 家族

從根本上講,我們可以根據產地來分類。

按形態劃分:

1.条形型:如肉桂、大红袍等。

2.颗粒形:如铁观音等。

3.特别造型:如束形或团块型等。

每种产地又根据工艺和品种的不同,都能分化出更细致的地理位置划分。

❖闽北烏龍 (条索派),代表:肉桂,大红袍

主要集中在武夷山一带,又被称为武夷岩tea,比如四大名丛(半天夭、白鸡冠、铁罗汉、水金龟)均为树种。大红袍以其深紫黑色的叶片闻名遐迩。而最普遍的是肉桂与水仙,其说法也流传至今:“醇不过水仙,香不过肉桂。”

❖闽南烏龍 (包揉派),代表:铁观音

原发自泉州安溪,以包揉方式制作,最常见的是球状,并且具有浓郁花香除此之外,还有毛蟹、本山黄柦(黄金桂)、本山甘露及其他品种。

❖廣東烙染 (条索派),代表凤凰单丛

主要分布潮汕地区,以凤凰单枞最知名,其中以风格各异但都拥有独特气息的一些产品尤受欢迎,这些包括蜜兰香、二季兰、新鲜柑橘以及其他诸多奇妙口感,不乏姜母芫荽、高粱米和鸭屎蛋等特色名称,以及各种混合果实调配出的精致口感,让人难忘。

最后还有综合体类型,如文山包种冻顶Uloong 和东方美人,它们结合了不同的风格并展现出了非常复杂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