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至正时期,青花瓷艺术达到了顶峰,生产的精品大器数量日益增加。从形制上看,大中小型瓷器齐头并进,其中一些精美的大器尤为突出,成为了元至正青花瓷的代表。

瓷胎淘练技术已显著提升,使得精品的胎骨更加细嫩、颗粒减少,同时胎体上的鼓泡也相应减少。景德镇开始使用进口的高质量青料进行绘画,这成为当时主流。

与延佑型相比,最具特色的至正型在绘画方面不仅题材丰富,而且技巧达到历史新高。元代青花大器绘画有几个显著特点:

①满绘式装饰层次丰富,有时甚至达到十几层纹饰。

②文饰主要表现佛教、道教和中华民族历史故事,这些都是传统中国文化元素。

③龙作为中国传统图案,在伊斯兰教义中却是魔鬼象征,因此不可能出现于伊斯兰定做之物。

④至正型元青花大器在工艺和艺术风格上,不仅超越了前人,也难以被后人模仿,其气势豪放、潇洒飘逸显示了画师非凡的功力。

⑤在民用细路中小型器具方面,也有一些作品采用类似洪武器绘法,以发色灰暗的一种方式展现精湛工艺,这一般出现在民用器件上。

这些特色反映了中华民族多神教共存的现实,与伊斯兰一神教截然不同。在那个时代,即使送往中亚伊斯兰地区,也主要是供蒙古贵族使用,而不是由伊斯兰到中国定做违背他们信仰的事物。此外,大部分品质优秀的大尺寸作品留存于皇族官家或用于寺庙道观,只有少数随着征战而散布到世界各地。而普通民众则更多地拥有较小尺寸且价格适中的陶瓷用品。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较小型细致的小巧陶俑能够流传下来更为广泛的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