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潮州,工夫茶以其独特的风味而闻名,像一位被尊称为“王”的贵宾。笔者曾与茶友交谈,探讨这些充满情趣和哲理的历史故事,将它们视作珍宝般地传承给后人。

潮州人冲泡工夫茶,以武夷和广东凤凰山的品种为首。武夷山天心寺有一株著名的奇枞——贡品大红袍。这只是一株特殊的树,它得益于武夷山清新的气息,被誉为“闽茶王”。不仅味道醇香可口,还有祛病化痰之效,是朝廷所赏识。

关于这块名叫“贡品大红袍”的土地,有着许多传奇性的故事。一传,在武夷山清心寺后面,最上岩的一处九龙窝中,一株奇树生长了出来。这棵树受到了甘泉滋润、雨露阳光共同呵护,其原叶散发出独有的香气。老和尚深知此物珍贵,但因位于悬崖绝壁之上,不易采摘。他巧妙地养了一对猴子,让它们学习采摘技艺,每次由猴子攀爬绝壁取嫩芽,再由他精心制作成珍品。由于取自石头之上,这种茶最初称为“岩茶”。老和尚特别珍惜它,将其留作款待官绅名士之用,因为它疗效卓著,不久便被定为朝廷贡品。

据说国王病重时,御医推荐此茶,最终治愈了国王,因此国王非常感激,并赠予制作者一袭大红袍。但老和尚无意接受厚礼,只是将这件衣服盖在了那棵特殊的大树上,从而这种特别的大红袍也就成了另一种高级佳肴。

同样,也有另一家鹪咀茶拥有与“王”字相关联的情节。这类乌龙绿玉雕花青霞等都源自一株七百多年的宋种古树,被誉为“陈年美酒”,形状优雅、条索紧卷、色泽油亮,一经冲泡即释放出浓郁香气。此外四年前,这种鹪咀乌龙参加巴拿马国际展览会获得银质奖,使得国际市场对其极目无余,而不同制作方法形成多个名称如肉桂香单丛、月季香单丛等,其中岭头白叶单丛更是作为国家宴请嘉宾时使用的心脏食品,被誉为“国宾杯”。

至于鹪咀这个名字,有两种说法。一说因为形似鹪咀;另一种则认为原本苗是由凤凰鸟衔来的繁殖出的。这第二种说法还附带一个故事。当南宋末代小天子赵bǐng逃到凤凰山,他渴望饮水却找不到水源。那时,一只飞来鸣叫带着叶子的枝条给他喝,他吃完剩下的半截枝,就在地上扔掉,那些落下的碎片逐渐生根发芽长成了一棵婆娑茂盛的大树,这就是今天我们知道的鹪嘴(或称鹪咀)乌龙。

虽然如此,大红袍与猴子,以及鹪嘴(或称 鹪咀)与鸟儿,都离不开那些崇高的地方,以及人们发现并培育它们,并不断改进技术管理,这才决定了它们成为今日所享用的佳肴。大红袍及其分支远销台湾、日本,而鹪嘴(或称 鹪咀)的分支走向东南亚乃至欧美各地。专家指出,此二者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有防止霜冻去积促肌肉愈合等功效。而岭头白叶单丛含碘元素,更具抗癌效果,所以它们都被冠以这样的尊号,是真正值得信赖的人物。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哪一种选择,它们都是通过自然环境以及人类智慧共同孕育而成,为我们提供了一场从本土文化到全球影响力的壮观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