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夷山的九龙窠,藏着一缕传奇——大红袍茶。它的故事,就像是一篇动人的诗篇。

传说中,大红袍茶起源于1927年天心寺和尚的一次偶然发现。在那片岩壁上,生长着六株灌木状的茶树,它们在特殊的自然环境中成长,最终被称为“名枞”。这些茶树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日照条件,其叶质厚实,芽头微泛红色,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鲜明。

关于大红袍茶的来历,还有一个富有戏剧性的故事。据说,一位皇官因为病重而向天心寺求助。当时,他穿了一件红色的衣裳,将之放在了这几株未经采摘过的大红袍茶树上,以表达感激之情。这块衣服不仅染上了泥土与岩石间反射出的颜色,更是将“大红袍”这一名字赋予了这款珍贵的绿茶。

经过科学研究及无性繁殖技术的大力支持,“大红袍”现在已经能够批量生产。不过,它们仍然保持着原有的采制工艺:春季采摘3至4片新梢后,再经历晒青、凉青、做青、炒青等多个步骤,最终才能酿出一壶完美无瑕的大红袍。

品尝大红袍,你会发现它外形紧结且条索整齐,汤色橙黄透亮,有绿叶镶边的情景。大口冲泡后,你还能体验到香气馥郁且持久,与兰花相似,这正是岩韵所在。此外,大紅袍耐冲泡,每冲七八次都能享受到清新的香味。为了真正品味到这种高级绿茶的韵味,我们需要按照传统工夫小壶小杯慢慢细饮。

最后,大紅 袍 的历史也引人入胜。一则民间传说讲述了一个穷秀才因病倒在武夷山路边,被老方丈用此茶治愈,从而成为状元,并最终被招为东床驸马。那位状元回访武夷山时,对那三株高大的古老植株深怀感激,便要求制作一盒贡品给皇帝。而这个贡品竟然治好了皇后的疾病,从此“大紅 袍”就成了年年岁岁不变的贡物之一,每次冲泡7至8次依旧保持初放香气与真实滋味,为品酒者带去独特桂花香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