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夷山九龙窠高岩峭壁上,生长着名枞茶树,特别的是那六株灌木茶丛——大红袍。它们叶质厚实,芽头微泛红色,与岩石共舞,在阳光照射下,更显得绚烂夺目。传说中的“大红袍”,起源于天心寺和尚用这六株茶树制成的茶叶救治了一位皇官疾病,从此,这位皇官将身上穿的红袍盖在茶树上,以表达感激之情。随着时间流转,“大红袍”不仅成为一款珍贵的品种,也成为了武夷山特有的文化象征。
采摘、制作和品味“大红袍”的过程既精细又复杂,每年春天只采3—4片开面新梢,然后经过晒青、凉青、做青等多个步骤,最终才能酿出这罕见的绿褐色泽鲜润的大红袍。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有典型的绿叶中带有鲜艳边缘美感。大紅袍最为人称道的是其香气馥郁有兰花香,其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此外,大紅 袍还能耐冲泡,连续七八次仍能保持原有的真味和桂花香。
关于“大紅 袍”的来历,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一穷秀才因病倒在武夷山路旁,被天心庙老方丈发现,用一碗他泡好的茶给予治疗。不料秀才竟然考中状元,并被招为东床驸马。当他再次来到武夷山时,他要求老方丈带他去看望那些曾经救他的三株高大的茶树。在那里,他看到这些枝繁叶茂吐露嫩芽,在阳光下闪耀紫红光辉,就像古代群猴穿着小小的赤衣裤爬上绝壁采集这些宝贵物资一样。他请求老方丈让众人祭拜后,将皇上的赐予的大紅 袞披在三棵树上,以示对皇恩浩荡的一份敬意。而当掀开覆盖物时,那些芽叶就好像被染成了深深朱色的巨龙一般,让人们惊叹不已。
自此之后,这三棵特殊的名枞茶丛便被冠以“大紅 袞”的名字,而每年的春季,它们都会受到全体僧侣们崇敬与爱护,不断地通过无性繁殖技术进行试验,最终成功培育出了更多能够批量生产的大紅 袞。这不仅保留了历史传统,也使得这个传奇般的地理标志更加珍贵,同时也促进了中国地方特色产品及相关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品饮这样的佳肴,我们必须按照古法,小壶小杯,一丝不苟地慢慢享受每一次翻滚热腾腾的小溪水之间,那里藏着岁月沉淀下的风土精神,是一种独特的情怀,是对自然之美的一种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