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深入探讨本山茶,这是一种源自安溪西坪尧阳的乌龙茶。它的名字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位古代隐士,但实际上,它是由一位名叫圆醒的人在1870年发现的。今天,本山茶被誉为全国良种,并且已经传播到了闽南和闽中的其他乌龙茶产区。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本山茶的外观。一旦你拿起这些成品叶,你会注意到它们呈现出一种特殊的砂绿色泽,油光闪亮,就像铁一样沉重。这是因为其条索紧结,使得每一片叶子都显得那么坚实。在泡制时,这些特点都会展现出来,汤色金黄明亮,香气浓郁而持久。

接下来,让我们谈谈品质。从第一口至最后,一股香韵扑鼻而来,是那种沉稳持久不减的情怀。入口润滑,有微妙的苦味,然后转化为甘甜带有蜂蜜之味,不失为一种完美体验。

本山茶不仅如此,它还拥有悠久的历史。在1937年的《安溪茶业调查》中,由庄灿彰撰写,他提到这种特别品种是在60年前(约1870年)被发现,并因此获得了“圆醒种”或“本山种”的称号。当1985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审定后,本山茶正式成为了一款优质产品。

现在,让我们再次细致地描述一下这个神奇的地方。本 山大多数是灌木型植株,其树姿开张且分枝密集,每片叶子呈水平状生长。这使得每一个芽叶都保持着鲜嫩且略带紫红色的特点,同时茸毛相对较少。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本 山适合用于制作乌龙和绿茶两大类别,而当用于烹饪乌龙时,其品质尤为出众,以其褐绿色的色泽、浓郁高长的地理香气以及醇厚鲜爽的情感深度,被人们赞誉为“观音韵”,与铁观音所共鸣。此外,本 山抗旱性强,对于那些无法控制水分环境的地方来说,是非常值得推荐的一款选择。而对于抗寒性,它也表现出了相当好的耐受力,可以在多样的环境下生存并繁荣。

总结来说,本 山作为一种传统佳作,其真正魅力不仅仅来自于它独特的手工艺,更源于它丰富多彩的地理文化背景。如果你是一位新手想要踏足这块神秘而迷人的世界,那么了解并欣赏本 山便是一个极好的开始——无论是在尝试过程还是最终享用那份完美之处,都能感受到这场旅程上的快乐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