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品鉴春茶、夏茶和秋茶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每季节的茶叶都有其独特的品质特征。这些差异主要源于气候变化和植物营养状况的不同。“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白露”,这是人们对各季节自然产出的茶叶品质的一种概括。
首先,从外观来看,我们可以通过干看来判断一款好的春、夏或秋季茶。对于红绿两类的长条形或珠状形态,如果它们紧结且具有丰富毫毛,并散发出香气,那么这通常是春季新鲜出炉的佳肴。而如果它们松散无力,或颜色暗淡缺乏光泽,这可能表明它是夏天采摘时期所产。
接下来,我尝试通过湿看,即冲泡审评,以更精确地识别每个季节的特色。这包括闻香、尝味以及观察汤底。在冲泡时,如果水温适宜,花开迅速,但又不至过快沉淀,而其香气浓郁持久;绿色汤液中带有黄色的微妙层次,以及红色汤液中的金边光泽;最后,汤底柔软厚实,有多根芽叶,无锯齿迹象,这通常意味着是一年之初即将展开生长力的春天所制成。
相反,对于那些下沉较慢,或缺乏高昂香气;滋味苦涩而难以入口;青绿色的汤液中夹杂着铜绿芽叶;或红暗色的汤液伴随着薄弱滋味与涩感,不论是否为红绿两类,都能推断出那是一年之半途而废,其生长状态略显疲惫——这是典型代表了一年中的某个关键时期:即那漫长炎热让人沮丧但又充满希望的夏日。
最后,一些仅仅提供平庸情调,没有特别突出的任何一项,也许只是在这一生命阶段最终安静地收获了自己的果实——正如同那被风雨洗礼后的落英缱绻,如同秋风轻拂过故乡的小溪,每一片都是它自己的故事,它们共同编织成了那个季节独有的韵律。此乃秋天赠予我们的佳肴,让我们从其中寻找内心深处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