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山绿水间,茶芽初生,春风细雨中渐长。茶被采摘,鲜亮、碧绿。在高温铁锅内杀青、翻炒,揉搓、塑形,再烘焙于炭火下,香气四溢。碧螺春原野茶,其种子由山禽带来,最终成就了这款名茶。
清康熙年间,由于产量增多,一时无处收存,不料热气使得茶叶发出异香,被誉为“吓煞人香”。此后,每年谷雨节前男女村民沐浴后同往采摘,不再用竹筐,而是纳在怀中。康熙帝南巡时,对此茶赞不绝口,并亲口赐名“碧螺春”。
我对这款美味的碧螺春情有独钟,每当新茶上市,我总是迫不及待地尝鲜。一泡即出白茸毛浮起,叶蜷曲嫩色,上口清香扑鼻,回味浓郁,如嚼橄榄。我曾品鉴过许多品质优良的 碧螺春,它们都能让人感受到诗人的赞美:“玉井初收梅雨水,洞庭新摘碧螺春;昨宵曾就莲房宿,花露花香满一身。”
鉴赏这款佳肴需遵循四步法:观其形态、看其颜色、闻其香气以及品其滋味。好干茶应条索细长卷曲成螺,有白毫覆盖;汤色银绿鲜润,无污染和老片;冲泡后的清香袭人且回味甘甜。此外,还需要适宜的水温和投入量,以及掌握好的浸泡时间。
秋季,是品尝秋天特有的韵味的一个季节。在这一季,我们可以享受那些经过精心制作的秋天佳肴,而不是只限于传统意义上的饮食。在这样的氛围下,一壶好酒、一盘美食或者是一杯上等的碧螺春,都能成为我们与家人朋友共度时光的一种方式。而对于我来说,这些都是岁月流芳,只为这一杯中的悠然时光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