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起源于西元前3000年左右,距今已有超过6000年的历史。传说最初的茶叶是由中国南方的一个叫做普洱的小溪边发现的野生茶树。在当时,这种野生茶树被称为“普洱”,而后来的园艺栽培则以此命名。

在唐朝(618-907年),中国北方地区开始向南推广种植和饮用绿茶。这种绿色的新兴饮品迅速流行开来,成为上层社会和文人墨客之间交流思想、进行诗酒之乐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唐朝期间还出现了著名的五大名山——武夷山、黄山、大理石峰、嵩山和碧螺春等地,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为中国各式各样高品质绿茶提供了肥沃土壤。

宋朝(960-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另一个盛世,也是中文文学与艺术文化鼎盛时期。此时期,对于青稀初泡出的清香扑鼻且色泽翠绿如玉的龙井青瓷杯中所呈现出的那份清新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极大的热潮,并在民间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手工制作技艺,如提炼精华、中药配制等,使得宋代之后成为人们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一个标志性象征。

明清两代(1368-1912),随着内外交往日益频繁,各种外国风味也逐渐影响到了中华民族的心田。特别是在明末清初的时候,由於战乱频发,大量的人口涌入江南避难,从而促进了江南地区尤其是浙江省沿海地方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水乡城市文化以及对世界各地美食与饮料文化的一次深刻接触。

近现代以来,由于政治经济变革不断,一些原先受保护或限制使用的地方特色产品受到冲击,但同时也催生出新的市场需求和消费习惯。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继承并发扬我们的传统技术,更要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不断推陈出新,让更多的人能享受到优质可持续生产出来的国产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