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度,是能被大众认同的好茶,所拥有的共性品质。无论是茶,抑或白酒、抑或一碗老汤,对于厚度的认同与甜一样,都是出自我们自身的感觉,几乎不需要经过任何训练。一杯茶汤里面,内含物质其实挺多的,但并不是所有东西都能呈现厚度。如果单纯说内含物质,水浸出物含量应该与所表述的内含物质是对应的。但是事实上是,水浸出物含量与茶汤的厚薄相关性不大。也就是说,有些茶,水浸出物含量虽然高,但是却感受不到有多厚。这一点可以通过以下实验来说明:将普通寿眉白茶泡得很浓,与补拙堂高海拔1314春寿眉白茶进行对比。在相同条件下,即使泡得更浓,也达不到补拙堂1314春寿眉那样的厚度。但从水分吸收量来看,泡得更浓的话理论上应该会更多,但在尝味的时候,却觉得苦涩又寡淡,没有补拴堂1314那种醇和感。这可能意味着,这种感觉并不完全取决于可溶性糖,而可能更多地依赖于其他因素。

那么到底是什么影响了这种感觉呢?形成这种感觉的是一种名为可溶性的糖类,它包括单糖双糖(如葡萄糖、果糖等)以及可溶性的果胶和淀粉。这些材料起到增稠作用,使我们的饮用体验更加丰富。此外,还有一种叫做氨基酸的小分子,它们也会协助提升这种沉重而满足的体验。

除了原料本身,还有后期加工过程中的变动也会影响最终产品中这方面的情况。例如,在杀青和萎凋期间,由于温湿条件下水解酶作用增加,可溶性的糖类数量也有所增长。而在揉捻过程中,由于部分液体外溢并形成了一层黏稠且包裹在叶片上的果胶,这样也提高了最后饮用的液体密度,从而改变了整体口感。

至于是红茶还是黑茶,其发酵程度决定了它们生成额外可溶性糖,并因此带来了更为醇厚的情趣。

对于一杯好的咖啡来说,这种深沉而令人愉悦的情境具有提升其档次的手段。我猜测这个效果主要来源两个方面:首先,当这些没有明显味道但却能够让我们舌尖留下的复合材料附着时,它们似乎提供了一种遮蔽效果,就像摄影中使用减光镜片那样,让强烈刺激变得柔和一些;其次,这些材料还具有一定的润滑效应,可以缓解苦味带来的不适;最后,在消化过程中,一些精细分子的遗留,以及香气元素,都极大地增强了回味之余及持久滋养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