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度,是茶类普遍被认同的优质品质,无论是茶叶、酒精饮料还是一碗老汤,人们对厚度的感受和欣赏都源于自身的体验,这种感觉几乎不需要任何特别的训练。一杯茶中含有的物质虽多,但并非所有物质都能展现出厚实感。内含物质与水浸出物量之间存在关联,但这并不决定一个好的茶汤是否具有厚度。我们可以通过简单实验来探索这一点,将普通寿眉白茶泡得浓稠,与补拙堂高海拔1314春季寿眉白茶进行比较,发现即使普通寿眉泡得更浓,也无法达到补拙堂1314春季那样的醇厚。尽管水分浸出的量可能更多,但当品尝时,味道苦涩且淡薄,没有了补拙堂1314那种满足感。这或许是因为在形成这种深刻感觉中,主要不是由可溶性糖(如单糖、双糖)和氨基酸所贡献,而是其他因素影响了我们的感觉。
这些形成深层次滋味的成分包括可溶性果胶、淀粉等,它们起到增稠作用,使我们感到粘腻。而除了这些之外,还有氨基酸也会协同作用,使得我们认为这是更加丰富而深沉的一杯香气盎然的饮品。这些成分既来自原材料,也来自后续加工过程。在原料方面,由于季节和树龄不同,其内容会有所变化,比如春天氨基酸含量较高,而秋天则相反;随着树龄增加,可溶性糖与氨基酸比例越来越多,因此春日采摘的绿茶给人以更加明显的情绪触动。
不同的处理方法对于形成这种情绪也有重要影响。在萎凋摊晾过程中,由于酶促反应,可溶性的果胶含量增加;杀青萎凋时温湿条件下水解酶加速反应,不仅可溶性果胶增加,而且还影响到了最后呈现出来的地理风貌。而揉捻过程中的外溢部分依赖那些黏性的果胶成型,并包裹在表面,这样就提高了整个饮用体验中的黏稠程度。此外,在红黑两种发酵方式下产生的大量可溶性糖也提升了整体口感,让红黑两类 茶叶在相同冲泡条件下的喝法显得更为醇美。
对于一位追求上乘享受的人来说,对一种产品——无论是哪一种——提及“厚”这个词汇,就意味着它拥有超凡脱俗、高级别称。如果说那些没有什么特定味觉效应却能够提供黏滑触感的是一些不可见但确实存在的东西,那么它们应该就是减少苦味刺激的一个缓冲层,从而让咖啡因或者其他某些强烈化合物带来的效果变得平滑许多。我亲自试验过这样的效果,当我尝试纯净状态下的植物化学成分(比如直接接触到铁锤),我的身体接受力极其敏感。但当加入了一些额外元素,比如添加了一些特殊配料之后,即便是在相同剂量的情况下,我开始觉得一切变得柔软起来,就像换成了橡皮锤子一样。当我将这些组合放在嘴里,一切似乎变成了一个新的世界,其中每一次咀嚼都充满乐趣,每一次吞咽都留下回音,让人想要再次回到那个瞬间继续探索。
总结来说,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看待“好”的定义:一方面,是关于大众共识上的标准;另一方面,则涉及个人的喜好与偏好。在这两者之间,有无数细微差别,如同生活中的每一次选择,都承载着个人价值观念与文化背景。不过,无论如何,“好”的标准都是不断演进和发展的一部分,因为它反映的是人类对美好事物永恒渴望的心灵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