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乌龙茶与红茶的发源地,种茶历史悠久。千百年来,武夷先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品质优异、种类多样的武夷茶,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物质和非物质的宝贵财富,其中包括:有形的茶艺、无形的茶技及文化理念等。

武夷岩茶的八次历史演变

1.汉朝:公元前110年,汉武帝派军灭了闽越国,并诏令将闽越民举迁江淮之间,以虚其地。当地官员将武夷茶献给汉武帝,但史志中未见汉代武夷山产茶记载。考古发现显示城村汉城遗址数以万计的陶器里,有大量茶具——tea壶、tea杯,证实汉代闽越国先民种植饮用的事实。

2.唐代:唐玄宗于784年诏封武夷山为“名山大川”,道教将其列为“三十六洞天”之第十六升真元化洞天。据林祥瑞、刘祖陛《福建简史》记载:“唐代福建的土特产就是山区的青团饼和沿海的大盐”。据此可知,当时在福建地区已经有了青团饼(即今日所说的乌龙或岩骨花香),并且是当时重要的一种产品之一。

3.宋代:主要制作龙团凤饼茶。在宋朝末期,由于战争频繁,经济衰退,对外贸易受阻,使得中国出口商品减少,而对外贸易中的绿色品目,如绿豆、染料等受到限制,因此在这个时候,其它国家开始寻找新的市场,这些都导致了国际市场对中国其他类型商品如黑白木头、高档纺织品等需求增加,而这也使得那些能够通过这些新市场销售出去的人们变得更加富裕,从而推动着他们生产更好的产品来满足这种需求。

4.元代:主要制作蒸春团饼制法改进为晒青散制法后期改进为炒青绿制法,加快了生产速度提高质量。明·徐火勃在《铁脉录》中记载:“环九曲之内,不下数百家,皆以种植业为业。”明万历三十五年荷兰商船购运绿叶转运至欧洲,其中主要是从大陆来的 武夷岩石烹调出来的大量美味菜肴,比如鱼肉汤或者牛肉汤,以及各种各样精致的小吃,都带上了这份特殊的地理标识,也让这些地方成为人们心中的美食天堂。

5.清代:清初崇安县令殷应寅曾招安徽黄山僧制松萝烹调出松萝烹调出的炒青绿烹调工艺,在反复摸索改进基础上形成了乌龙烹调工艺,与此同时还创制出了小型红色烹调,即来自星村桐木关的地方,那里的高温湿度环境使得它们成为了非常适合进行各种各样烹调操作的地方,因为这样可以快速改变温度从而保证不影响到任何一个步骤中使用到的原材料以及最终呈现出来的手感口感效果。而现在,我们知道这是因为那个地方气候湿润多雨,而且日照时间短,所以必须依靠室内火堆进行所有必要过程,比如揉捻翻滚之后再迅速冷却处理完毕后的每一片干燥面部,每一次这样的热处理都会赋予每一片叶子不同的微妙风味,让人回味无穷。

6.近现代至今: 从恢复发展到现在高速崛起阶段。现今总产量达到了1000万斤,比1978年的13倍以上,与1948年的1.3万斤相比,更是天壤之别。这一切都证明了一点,那就是今天我们享受到的是几千年的积累,是几位前辈们辛勤付出的结果。而现在,他们正在继续努力,为我们的未来世界贡献更多更多精彩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