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乌龙功夫茶的艺术源远流长,起源于宋代,在广东潮州府及福建漳州一带尤为盛行。它承袭了唐、宋以来的品茶文化,是一种深入发展的茶艺形式。在潮汕地区,每家每户都有专门的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饮用几轮。
即使潮汕人在外地居住或移民海外,他们也会保留这个传统。可以说,只要有潮汕人的地方,就不会缺少“功夫茶”的风俗。
冲泡乌龙功夫茶需要精准掌握四个工序:选择合适的水质(蟹目水),火候恰到好处,将滚水转换为细泡;避免过度泡沫和过热,这些都是不可取的;洗壶洗杯是为了去除碎屑和表面味道;高冲低泡则是注水入壶时不生浮沫,注tea入杯时不产生太多泡沫。此外,还有洗tea和刮沫等技巧,其中刮沫是头三次冲泡后常见浮沫,可以用特制的大杯刮去。
这些步骤构成了基本操作,但真正达到“道”境界还需关乎礼仪、仪式和心境。“礼”体现在如同古时待客那样严谨:“三酒四杯”,宾主先后分饮,以示礼节。“仪”则涉及复杂的规矩,如安排琴师、小童、半老男子与妙龄少女参与,形成一套完整的情景。而“心”则指向最深层次,即品味之道,当不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而是在内心深处体验到的那种美好的感觉。这也是为什么人们说,“喝茶是一种艺术,一种生活方式”。
而在品尝过程中,有三个阶段:鼻受臭香、口舌品味以及心灵接收。每一步都要求细致地感受每一个瞬间,从鼻子的嗅觉感知香气,再通过舌尖上的触觉感知其苦甜甘辣,然后至心灵深处接受这份无言之美。
禅宗认为吃饭喝茶本身就是一种修行,这种修行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无论是简单还是复杂,都蕴含着无穷的人生价值。在不同的季节里享受不同风格的乌龙功夫茶,让人仿佛置身自然之中,与大自然共鸣。
最后,不论春夏秋冬,每当拿起一壶烫透了的乌龙,为自己倒上一小碗,那些被忽略的小确幸,也许就能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了宁静,让我们找回了一份属于自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