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晒红这个词的理解可能和很多人一样,认为它是近几年才流行起来的一个新概念。但事实上,晒红其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茶叶加工工艺。它主要指的是后晒,即在干燥红茶的过程中使用自然日光进行干燥,而不是像传统的烘干方式那样使用高温烘焙。
从一些老一辈茶人的口头禅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晒红作为一种工艺,其历史比现在主流的烘干方式要长远得多。在烘干技术普及之前,晒红就是主导中国西南地区尤其是云南大片区域红茶生产的一种重要方法。然而,在物资短缺且机械化生产需要推进的大背景下,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和设备技术的发展,使得云南滇红等地方逐渐采用了机械化生产思路,并将烘乾作为主要的手段来完成整个加工过程。
最近几年,由于人们对于传统工艺越发重视以及对品质更有要求,对于这种无需经过烤制就能保留更多原生气味与活性的“天然”风格开始重新关注。这不仅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了昔日被遗忘但却仍旧存在并且具有独特价值的“晒青”,也使得原本以此为基础而制作出的“晒红”因为其独特性而受到新的追捧。
尽管在香气方面相比经典手法来说略显低调,但从品饮体验出发,“晾曬”的这一点恰好展现了这类产品更加柔和、适合消耗者的身体健康需求。而且,从制作角度考虑,这种方法也不依赖于复杂的人力或机器设备,只需选择一个晴朗天气,就能完成整个处理步骤。
最后,我想说,无论是滇红还是其他类型的手工制作过滤式黑茶,它们各自都有它们独到的魅力。在产品质量与传统文化双重考量之下,“没有经过提香处理但保留更多活性成分”的这些自然成熟型产品,不仅满足现代消费者对于品质生活追求,更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