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想品尝“奉化曲毫”并到产地走一走的想法,这次开会到宁波总算如愿以偿。5月14日一早,竺济法老师、海峡茶道记者张楠和我,在竺老师儿子秉君驾车下,沿着宁波往溪口的高速公路到达奉化尚田镇条宅村的南山茶场。
因为要拜会一下雪窦山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方干勇先生,我们先到奉化市南街的农业种子站稍作停留,然后由方先生亲自带路前往茶场。去茶场的小路是条蜿蜒曲折的盘山路,一般司机不熟悉路时常会有惊险发生。我从车窗望去,真的!心在怦怦地跳。实际上,当地人走惯了这条路,也就习以为常了。
南山茶场位于大雷山,属于四明山系。主峰海拔800多米,为奉化西南腹地高峰之一。茶园最高处仅距主峰仅百米,这里是宁波市的特色产业基地。车到茶场,下车看山看水已然惬意在心。总经理方谷龙已早公司门口恭候,互相问好后,引领我们来到会议室品茶,享受山水相伴的茶趣。
开封取茶,入水冲泡,一杯“奉化曲毫”便在眼前。汤水碧绿,茶芽妩媚,相映成趣于玻璃杯中,霎时耀眼,我不由自主地端起杯,习惯性轻轻吹开湛绿的水面,微微呷一口,一股清香由喉入心,不觉韵香散开,弥漫在空气中。好一杯滋味纯爽、回味甘甜的“奉化曲毫”,虽不敢说“饮之生羽翼”,但也体会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走到窗前,慢慢把窗户推开,极目俯瞰,群山逶迤,植被茂密,会议室正对着视野开阔的好地方。我举起茶杯,伸臂对着眼前的山脉,透过玻璃杯,八方景色,尽收杯中。
茶过三巡,主人端出当地特产桑果款待。硕大的桑果还是第一次品尝,记得儿时调皮,经常爬桑树采桑果,管它熟没熟一起吞下肚,一不小心把衣服染成紫色,洗也洗不掉。那时的桑果个头很小,没有这么大,现在可不一样了,一个顶三。桑果佐以一杯“奉化曲毫”,只有一种评价:新鲜爽口。从传统意义上说,尚田镇有四色四宝——“红色草莓”、“禽蛋”、“绿色鳗笋”、“紫色桑果”。至今看来,尚田镇还有一宝,就是当下品味的“奉化曲毫”茶了。不过,宁波为了树立茶叶品牌形象,“奉化曲毫”当仁不让地纳入了“明州仙茗”的行列。据方干勇理事长介绍,以“雪窦山”注册的奉化名茶,还有“米勒香茶”、“米勒禅茶”。
品完茶,方干勇理事长和方谷龙总经理带我们上山,走向茂密的山林里去考察茶园。沿着山路前行,观水色澄碧,看鳗笋青翠,秀美中带着几分自然妩媚。茶园四周,到处可见鳗笋的身影,漫山的金银花也时时不忘探出娇艳的花朵与茶树争艳,似乎也要宣示主权,这里也是金银花的领地。深吸一口气,空气中除了茶园的清香,还有那山野的味道。
“哎,野草莓!”有人喊了一声,我回头一看,张楠正在采摘野草莓。“好吃吗?”我忙问。“好甜,天然的!”于是,大家分头开始寻找野草莓。我故意制造一下紧张空气:“有蛇吃过的就别采下吃”。可竟然无人理会,都在一心一意采草莓,而且一边采,一边吃得更猛。
当我们重新回到茶园时,一面讲着吃了多少野草莓而高兴,一面为能够品到如此好的高山生态茶啧啧称赞。兴趣之余,谁也顾不上吃午饭,在青葱翠绿的山野情趣里,尽情与茶为伴,心早已步入那无忧无虑、悠然于南山的田园风光。 我们绕着近山的茶园走了一圈,向远处看去,还可以隐隐约约地看到其他茶园,这些都是方谷龙打理下的茶园,每年组织采茶也极为费力。
南山茶场共有500亩茶园,而其中50亩是从福鼎引进茶树,专门用来制作“弥勒香茶”,口感颇似“金观音”,就连老茶客也辨不清、品不出这是来自南山茶场的“金观音”。可见,这里的气候和土壤以及生态环境的独特性。
当问到方谷龙总经理近几年的成就,这位帅小伙倒也显得非常谦卑,他说,只想踏踏实实种好茶、做好茶,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不辱“奉化曲毫”之名。不过,“奉化曲毫”名茶在近几年早已名声在外,在2007中国(杭州)国际名茶暨第二届浙江绿茶博览会上获得金奖,是年11月在日本静冈市举行第一届世界绿茶大会上更或金奖。
临别时,重又端起一杯“奉化曲毫”,闻到这股子清香,似乎心已久违!(舒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