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美”,美在何处?一方面因为其型,分各种款式的圆壶、方器、花塑器;另一方面,因为其泥料的珍贵,装饰的艺美,文人紫砂的融合等。陈鸣远是一代紫砂巨匠,其技艺绝伦,现在所见陈鸣远款的砂壶、文房器物等作品,仿制的很多。在紫砂壶方面,从现有传世品看,仿生器、圆器、方器等皆有鸣远真迹传世,但数量极稀少。今天,我们将来看陈鸣远3把传世圆器。

1.幽赏壶

此壶造工精严,线条优雅、高身瓮形,上鼓下敛。壶钮如珠似玉,有着朗朗大度之气质和伟岸之形貌。由于塬器壶嘴因伤截短,这已被补缀了。此外,还有一句铭文:“幽赏未已,高谈转清”,源自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这件作品不仅有陈鸣远的款字,还钤上了方印。

2.梅花壶

此壶整体采用五瓣梅花式设计,在抽象中展现出灵气古雅、高致。这份流畅感受到了阴刻中的诗文:“一泓春雪暗香浮”,与 壶形相呼应,并以尾落为字款及篆书印记完结。在庞元济先生著录的一本名作《虚斋名陶图录》中,也收录了一款类似的梅花壶,不过细节上有些许不同。

3.素带壶

此种形式由民初收藏巨擘庞元济(1864—1949)藏品并收入他知名藏品目录《虚斋名陶图录》中。当时庞元济详述了其来源:“喜仿古彝器作 壸。此者圓形短嘴長鋬有三足,如同铜器中的盉也。”它具有调味用的特性,因而得以流通。而这个硕大的长颈瓶般设计,使得整个作品显得既古拙又神秘,而内部使用的是纯粹无瑕的地砖色黑色的泥土,以其淡雅自然而胜过一切装饰。此外,它还标注着“素带”这一概念,用以强调内心世界深邃寂静,同时也有着一种超脱尘世凡俗的情怀。而最终,这件艺术品还是用朱笔书写了作者名字和方印作为证明。

每一个圆滑无痕的大理石般表面,每一块光滑平坦的小麦色地砖,都透露出作者手法技艺上的精湛与细腻。不仅如此,它们还承载着一种独特的心境,让我们在触摸这些艺术品时感受到它们那温润如玉的手感,以及观赏它们时那种悠然自得的心境。这正是紫砂文化所独有的魅力所在——清心静心,与世界对话,却又不被任何污染所玷污。这便是为什么人们会愿意为这样的艺术品付出百万金钱去追求,那种难以言喻的情感满足和精神享受,是这些艺术家的辛勤付出的回报,也是收藏家对于这种非物质价值追求的一种认可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