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的传说:叭岩冷的传奇与布朗族的智慧
在澜沧县,布朗族的地方史《奔闷》中记载着一位名叫叭岩冷的人,他是布朗族千余年前定居芒景一带的首领。他的故事被后人尊为种茶始祖。
据《奔闷》记载,叭岩冷率领部属在芒景一带定居,并娶傣族领主之女为妻,被傣族领主封为管理布朗族的“叭”。临终前,他嘱咐部民留下金银、牛马和宝石,只要这些都有用时,不必担心,但最重要的是留下茶叶,因为它能保証後代有吃有穿。在布朗族的《祖先歌》中,有唱词赞颂他:“叭岩冷是我们的英雄,是他给我们留下的竹棚和茶树,是他给我们留下的生存拐棍。”
从那以后,布朗族开始对茶进行人工培植和移栽,并将这种饮用佐料“得责”(绿叶)取名为“腊”,这名字后来被傣族、基诺族和哈尼族所借用。自此,澜沧景迈、芒景等地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古老茶林,这里的茶叶色泽新颖,味道淳真,被外界誉为美味佳肴。
明清以降,布朗族山寨景迈成为普洱茶产区之一,而今澜沧景迈栽培万亩古茶林依旧生机勃勃,每年都有人采摘,这些古老而原始的环境不仅吸引了国内外游客,也让人们更加珍惜这份独特文化遗产。
苏国文是一位讲述往事的人,他父亲苏里亚曾背着五公斤重的古树茶送到北京见毛主席,现在碑上还写着这一段历史。苏国文自己也在家乡建立了一个风情园,并仿照头人的房子建了一座国文楼,以期通过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考察队发现了一块红砂岩碑,上面刻有傣文记录,从前的五块石碑中,有一种记录了芒景布朗 tribe 在此定居一千多年的历史,其中包括种植tea 的记载。这片古老而又神秘的地带,让考察队员们惊喜交加,同时也感到有些难以置信——1300多年的历史,一直隐藏在这里,没有受到过任何破坏或干扰。
正是这样的传统与智慧,使得今天的人们能够品尝到那些年代久远但却仍然鲜活无比的情感,那些深藏于自然之中的秘密,以及那些勇敢善战、英勇善斗的心灵成长,都汇聚成了这片土地上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