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度,是茶饮品中深受众人青睐的共性特质。无论是茶、酒,还是一碗老汤,对于厚度的感知和认可,都源自我们个人的感觉,几乎不需要经过任何专门训练。一壶香茗中蕴含的物质虽然丰富,但并非所有成分都能展现出厚重感。如果仅从内含物质来看,水浸出物量与所描述的内含物质应对应相符。但事实上,水浸出物量与茶汤厚薄之间联系并不密切。这意味着有些茶,即使水浸出物量较多,也难以体会其厚重。这一点并不难理解,因为厚重感与茶多酚相关性不大。为了更直观地说明这一点,我们可以简单尝试一个实验,将普通寿眉白茶泡得更浓,与补拙堂高海拔1314春寿眉白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即便是普通寿眉泡得更浓,也无法达到补拙堂高海拔1314春寿眉那样的厚度。不过,从水浸出的角度来说,更为浓缩的白茶应该包含更多成分,但在品味时,却感到苦涩又淡薄,没有补拙堂1314那种醇美之感。或许,这就是因为茶多酚对形成这种感觉贡献有限,所以让人们难以体验到其中的层次。

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影响了我们的感觉呢?那些构成“厚”感觉的事物普遍认为是可溶性的糖类起作用。这不仅包括我们能明显辨识甜味的单糖双糖(如葡萄糖、果糖等),而且还包括了可溶性的果胶及淀粉等这些物质通过增稠作用产生粘稠触感。此外氨基酸也有一定的协同作用,使得我们觉得这杯佳肴更加满足。

这些可溶性糖类及其氨基酸最终呈现在一杯精致咖啡里,不仅涉及原料质量,还有后期加工技术。在原料方面,由于季节和树龄不同,其呈现“厚”的材料也有所差异。而树龄越大,其所含有的可溶性糖与氨基酸比例则越趋增加,因此整体上春季采摘之叶呈现出的“好”比其他季节要显著,而树龄愈长,则其滋味愈加醇郁。

不同的工艺处理方式对于形成这种滋味也是有区别的。在萎凋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随着水解酶反应而增加;杀青与萎凋阶段温湿条件下加速反应;揉捻过程中,部分黏合在叶片外部,这些都影响了最后汁液中的黏稠程度。而红黑两种发酵后的产品,在正常工艺条件下大量生成新的甜蜜成分,使其变得更加醇和细腻。因此,无论是在相同冲泡条件下,它们都能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情调,使人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之中。

对于提升整个品酒体验而言,“好”的确拥有提升整体高级化水平的一面。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点:首先,那些主要构成这种甘甜口感的事务,如果胶等,在味觉上的真正意义上,并没有太大的直接效用,它们只是附着于舌尖,让我们的感觉被遮盖起来,就像摄影师使用减光镜片降低光照强度一样,让苦涩感变得平缓易受。我自己进行过一些简易实验发现,当我只喝纯净无污染者之后,每一次遇到铁锤般直接刺激力,我就感到跟打击一样剧烈。但当加入了一些天然饱和甘露时,即使在相同剂量情况下,我却换成了柔软橡皮棍子,不再是之前那般刺鼻痛快,而变成了温柔舒适。我猜测它们起到了润滑作用,使原本可能导致涩口困扰者的结合变得顺畅自然。

此外,这些黏稠、高粘力的东西在咽入后附着于喉部壁面,同时携带了一小部分额外甜蜜、微弱陈年气息以及某些营养元素,这将极大地提高回忆停留时间,并延长每一次回味。你说这个概念听起来很吸引你吗?-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