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的怀抱中,茶有茶王,兽有兽王。潮州工夫茶以其最上品之姿,被尊称为“家珍”。笔者与茶友交流时,得知这些多情趣而富哲理的史料,便将它们视作宝贵遗产,以此献给那些寻求佐餐佳肴的人们。
潮人对冲泡工夫茶极为讲究,他们通常以福建武夷山和广东凤凰山的乌龙茶为上品。其中,武夷山出产的一种叫做“贡品大红袍”的奇枞,是一种非常罕见且珍贵的乌龙类绿茶。据说,只有一株这种奇枞生长在武夷山天心寺,那里的独特环境赋予了它清醇隽美、与众不同的味道。此外,它不仅味道可口,而且具备祛病化痰之效,因而被列入朝廷贡品,并因其稀少而声价百倍,被誉为“闽茶王”。
关于这款“奇枞大红袍”,它孕育了许多动人的传奇故事。一则传说是在武夷山清心寺后,最上岩上的九龙窝,有一株特殊树木长出嫩芽,这些嫩芽受到了自然甘泉滋养和雨露阳光滋润,其特异香气闻于远方。在天心寺生活的老和尚深知这块珍贵资源。他发现二只猴子在岩壁上轻松攀爬,便决定用它们来采摘这些嫩芽,每次由猴子采摘完毕后,再由他精心制作,这样就成为了珍贵无比的大师级别绿叶。
由于取自石头之上的原叶,因此初名叫做“岩茶”。老和尚对这一宝物尤为重视,将其作为款待官绅名士之用。当时,一位国王病重,由御医推荐饮用此等绿叶之后竟然康复。这让国王非常感激,并赏给制作者一袭大红袍。然而老和尚并未接受这个厚礼,他将那件衣服盖在那块特殊植株身上,所以从此以后生产出的产品也被称作“贡品大红袍”。
除了奇枞大红 袍,还有另一种名著——鹪咀(又称待诏)乌龙。这两种产品都源自同一家族,即宋代留下来的七百多年的古树种植繁殖所产生,而今已成为世间公认的高端烹饪材料之一。
鹪咀乌龙因其独特形状、条索紧卷匀称以及光彩油润,一经冲泡即释放浓郁香气及金黄色的汤色,更耐冲泡,不失为爱好者的首选。而四年前,当鹪咀乌龙参加巴拿马国际展览会时,它获得了一枚银质奖章,从此国际市场对于这种烹饪佳肴兴起了热烈追捧。
至今,在凤凰岭头还有单丛乌 龙被誉为白叶单丛或白叶皇,也是国家重要宴请嘉宾使用的一份特别礼物,因而又得到了更多赞誉。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通过鸟儿还是猴子的帮助,这些传统手工艺都离不开自然恩赐,以及人类智慧不断改进技术治理,使得这些野生的植物能够适应人类需求,从而形成今天我们享用的各式各样的烹饪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