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在云昔年间,太湖西洞庭山上住着一位勤劳、善良的孤女,她美丽聪慧,喜欢唱歌。她的歌声如行云流水般优美清脆,在山乡里人尽皆知。

与隔水相望的洞庭东山上,有一位青年渔民,他为人勇敢、正直,又乐于助人。在吴县洞庭东、西山一带的人们都很敬佩他。

碧螺姑娘那悠扬宛转的歌声常常飘入阿祥正在太湖上打鱼时耳中。阿祥被碧螺的优美歌声所打动,但却无由相见。

某年的早春,一条恶龙跃出太湖,将人们推向恐慌。恶龙要求每年选一个少女做“太湖夫人”,但人们拒绝了它。恶龙威胁要荡平西山并劫走碧螺,这激起了阿祥义愤填膺。他为了保护朋友和家园,与恶龙展开七天七夜的大战,最终二人同归于尽。

碧螺发现生长出了一株小茶树,便将其移植到洞庭山上,并精心照料。在清明刚过,那株茶树便吐出了鲜嫩的芽叶,而阿祥却因伤势日渐衰弱。当碧螺用这株奇异茶树泡成清香汤时,阿祥精神大振。这株茶就此被称作是“碧螺春”。

后来,当康熙皇帝品尝了这款茶时,他觉得其名不雅,因此题名为“碧螺春”。从此以后,每当地方官府需要进奉给朝廷,就必定采办这一款珍贵的“ 碧螺春”送去。此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吓煞人香”的得名可能要追溯至明代,但《随见录》中的记载则提及产自洞庭山的一款叫做“ 碧螺春”的高质量绿茶,这让我们对这个故事有了新的理解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