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宋徽宗的本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深沉于书法、山水与茶的世界。他的对茶之热爱,是历史上所有皇帝所不能比拟的极致。他在《大观茶论》这部著作中,详尽记录了北宋时期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以及斗茶风尚等内容,这本书不仅促进了当时的茶业发展,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献资料。
中国有句成语“上行下效”,宋代茶文化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最高统治者的倾心。在宋朝,喝点儿好酒变成了开门七件事,斗茶和各种相关活动也随之兴起。
对于赵佶最简洁而又充分评价他的人生是:“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尽管他多才多艺,在文艺青年这一角色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但作为一位君主,他却未能有效治国,最终导致北宋王朝覆灭。
作为喜爱饮茶的人士,赵佶在皇宫内专设了一座贮藏室来保存他的珍贵佳酿,并且撰写了一篇关于饮用和评估不同种类香茗美味的小册子——《大观茶论》。这部作品详细记载了那些日子的每个瞬间,每一次品鉴都带给我们一种回忆往昔岁月生活方式的情感体验。
身为一位拥有绝对权力的大臣或君主,可以从全国各地挑选最好的贡物之一——高质量的香茗叶,用自己的眼光去欣赏它那迷人的外表与醇厚甘甜的滋味,再根据个人偏好提出自己的选择,即所谓“御前”上的最佳选择。而在宣和年间的一段记载中提到,当时武夷山北苑御园开始生产出更多样化的手工制作过滤香茗,如白茗龙凤团茯苓雪花芽等,以此取悦于皇帝的心意。这一切,都反映出那个时代人们对于美好生活追求与享受的一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