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茶事总伴风雅,人间至味是清欢。从“荼”到“茗”,再到“不夜侯”、“消毒臣”、“涤烦子”、“清风使”和“余甘氏”,每一称呼都承载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在诗文中,这些称呼如同彩笔勾勒出了一幅幅生动的茶韵图画,让我们在追溯这些名字的源流时,也能品味到古人的智慧与情感。

"荼",最早见于《诗经·邺风·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是否指茶,学者推考说法不一。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也说:“荼,苦茶也。”它是古代用得最多的表示茶的字,但仅仅是其中之一。

"茗"据说是云南某地区的“茶”之土音,大约在东汉时始用来表示茶,现在与茶字基本通用,为茶之雅称。宋代苏轼有诗云:“从来佳茗似佳人。”香港陆羽茶室有名作家台静农题写的茶联:“泉烹苦茗琉璃碧,菊酿香醪琥珀黄。”

"不夜侯"喝完后可以醒脑提神、解除睡意,因此唐代白居易诗云:“破睡见 茶功。”唐代曹邺也有类似的赞美之词,“六脏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消毒臣"唐朝《中朝故事》记载,当时李德裕曾煮天柱峰 茶浇肉食,用银盒密封,有了奇效,因而人们称 茶为消毒臣。唐代曹邺饮 茶诗云:“消毒岂称臣,德真功亦真。”

"涤烦子"饮 茶,可洗去心中的烦闷。这点历来备受赞咏。唐代《唐国史补》载:常鲁公随使西番烹 茶帐中,被赞普问及何物,从此便被誉为涤烦子。

最后还有 "清风使", 五代十国时有人即称其为清风使,而卢仝则在他的歌曲里如此描述自己饮下七碗后的感受:

惟觉两腋习习清風生,

蓬莱山,在何處,

玉川子,乘此清風欲归去。

最后还有 "余甘氏", 宋代李郛认为世已含混,便改以余甘氏替换,以免误会。此外,还有明末文学家潘允哲对这段历史进行了继承,他曾这样描绘自己的体验:

泠然一啜烦襟涤,

欲御天風弄紫霞。

通过这些不同的名称,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当时人们对待生活态度,以及他们对于自然界的一种敬畏与爱护。而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这些名称依旧充满了艺术价值,它们激发着我们探索更多关于传统文化和历史故事的心灵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