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黄芽,产于安徽省霍山县,这种茶通过细嫩的芽叶经历闷黄工序制成,因此得名“霍山黄芽”。霍山地处大别山腹地,古时属淮南道寿州盛唐县,所以也被称为寿州黄芽春芽、仙芽。《茶经》中就有关于霍山产茶的记载。
在唐代,霍山黄芽被视为高品质的黄茶之一。李肇在《唐国史补》中提到:“风俗贵茶,茶工之名品益众……寿州有霍山之黄芽。”那个时候的霍山黄牙是蒸青团茶,而非后来的锅炒散茶。在明朝时期,霍山黄芽更是享誉当世,被王象晋在《群芳谱》中列为极品名茶之一。
如今,主要生产区域集中在佛子岭水库上游,其中金鸡坞、金头山和街的金竹坪以及姚家阪的马米尖所产的是最优质的。这些地方因其深邃的地理环境和适宜气候,被称作“三金一乌”。这里不仅峰峦连绵且林密,而且泉水多而溪流长,有三河蜿蜒,一水浩瀚。
由于年平均温度15摄氏度和年降水量1400毫米,这里生态环境优越,是适合茉莉花生长的地方。而清代时期,由于它独特美味,它还被封为贡物,每年可贡献三百斤,可见它几百年的盛名。
采摘过程十分讲究,一般是在谷雨前十天左右进行,只采摘十多天,并且要求每一片新鲜叶子的新鲜度,以至于采回后的叶子要薄摊散去表面水分。一旦采摘,就需要尽快制作,不得延误时间。
整个加工过程包括杀青、初烘、摊放、复烘和足城五个阶段。在杀青这一步骤,可以选择使用生锅或熟锅来处理;初烘则需将杀青后的叶子用专门设备烘干,用火温控制在100℃左右;最后经过复烘,使其香气更加浓郁,最终达到足干状态。制好的这款 茶以挺直匀齐的小片闻名色泽嫩绿光滑口感丝滑甘甜清爽醇厚带着熟板票香,让人饮后留下满口清香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