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红,其工艺与传统红茶相似,但在发酵和干燥环节有所不同。晒红的由来至少可以追溯到百年以上,结合了云南传统的晒青工艺,衍变出了一款新的工艺品种。40年始汲取了滇红工艺特点以及传统晒青工艺,使得所制出的红茶具有后期陈化的可能。

标准化后,晒红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在制作过程中,由于不进行烘焙,而是通过太阳暴晒,这使得它在外形和口感上与其他类型的毛茶有着显著区别。刚做好的晒红成品会有一定的淡青涩味,这是发酵过程所致;摆放陈化几个月之后,这些青涩味会消失,并逐渐转变为更深、更香醇的口感。

新制的晒红口感幽香,有橘黄色的茶汤。而经过长时间陈放后的 晾绿生普洱(也就是经历了更多次无氧发酵),则会呈现出更加浓郁、复杂、甚至带有药香的地道普洱风格。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后面的两个步骤:发酵和干燥。在发酵过程中,普洱偏向无氧环境下进行较长时间的大量转化,而 晾绿生普洱(含 晾)则偏向轻度有氧环境下进行较短时间的小量转化。此外,在干燥阶段,普洱采用高温烘焙破坏内含物质活性,而 晾绿生普洱采用自然日光干燥保留活性物质,使其具有持续性的成长能力。

总结来说,虽然它们都属于黑茶这一类别,但由于不同的制造方法,它们各自展现出了独特的声音。这就好比中国酒类中的白酒、黄酒和曲酒,每一种都有其根植于地域文化中的特殊之处,不同的地理气候和人文历史共同塑造了这些产品独一无二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