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红,顾名思义,是经由晒制所得的红茶,其工艺,与传统红茶工艺相似。然而,它结合了云南传统晒青工艺,衍变了一款新的工艺品种。

据说晒红的历史至少在百年以上(当时的晒红标准不一)。40年始汲取了滇红工艺特点以及传统晒青工艺,使得所制出来的红茶具有后期陈化的可能。标准化后,晾青也得到了大力的推广。

PS:其制作最大特点是通过太阳暴晒而不进行任何烘焙。一般来说,毛茶的一般步骤为:萎凋——揉捻——发酵(渥堆无氧发酵)——烘干;而毛茶则为:萎凋——揉捻——有轻氧发酵——天然日光曝晒。

两者区别在于后面两个步骤。一时间,一切似乎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目的,但细究之下,每一步都承载着不同的意义和期待。在刚做好的新制物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较淡青涩味,这是发酵过程所致;摆放陈化几个月之后,这些青涩味会消除。而随着陈化年的增加,口感特点和汤色都会发生转变。

以新制物为例,其外形、风味特点随着陈化年限变化多端。一芽二叶鲜叶需要有一定成熟度,以此作为主体即可,不必追求高档芽口或一芽一叶。在自然环境中的萎凋、揉捻和偏重有氧发酵构成了这个独具匠心的过程。而最终,在充满阳光的地方,用天然日光将其干燥至理想状态。这便是它独有的“自然味道”,带上了阳光气息,被许多人喜爱,而且价格亲民,是适合大众消费市场的一个选择。

总结起来,由于不同于普洱生茶及其他类型紅茶在發酵過程中採用的無氧發酵方式,以及最后處理方法上的差異,即采用天然日光曬乾而非傳統紅酒類似的炙燥,這使得這兩種紅酒擁有著各自獨到的風味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