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将继续为大家讲述“六山风云”系列之二——攸乐古茶山。据记载,明朝末年已有汉商进入攸乐茶山贩茶,到清朝时,为了巩固边疆、掌控车里地区,同时也是为了掌控这片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政府曾计划将攸乐山的茨通建成滇南重镇。雍正七年(1729年)普洱府成立时,清政府在茨通筑起攸乐城,并设立了同知一员及右营游击武官一名,以及驻兵五百人、盐课司等机构。此外,还规定江外(澜沧江以西)的车里宣慰司要岁纳银粮于攸乐同知。这表明当时清政府赋予攸乐同知极高权力。

其辖区范围相当广阔,其地“东至南掌国(老挝)界七百五十五里,西至孟连界六百里,南至车里(景洪)九十五里,北至思茅界四百四十二里”。然而,这种安排触犯了车里的权益,因此受到车里的傣族上层人士和反抗者的强烈反对。导致该地区长期内战不息,加之瘴疬流行,使得官兵、大员们无法驻扎下去。直到雍正十三年(1735年),清政府不得已将攸乐同知移至思茅。

在清代,这六大茶山始终未能成为一个单独的县级行政建制,与此有关联的是后来的改土归流政策。而这次调整也使得清政府改变了对西双版纳“改土归流”的部分计划。在这一期间,大量的人口离开,而那些留下的则开始烧荒开垦,以种植作物取代传统的竹筒茶制作方式。这导致了一些原有的古树被毁坏,只剩下3000亩左右幸存而被保存下来。

现在,我们所说的基诺山,是位于今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基诺乡境内,该区域隔补远江与革登、莽枝、孔明三座著名茶园相望,它们共同构成了这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此地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种植各种植物,其中尤以适宜生长高品质绿色 茶叶而闻名遐迩。

这些特有的条件造就了这里的一款独特且令人垂涎欲滴的地道产品——旧日悠久历史中的遗珠——即那由世代守护者精心培育出来的老树香片,每一片都是深邃历史与自然恩赐相融合的一份珍贵礼物,让我们沉浸其中,用心感受每一次呼吸中弥漫着历史与文化共生的氛围,将每一次咀嚼变为一次穿越回去亲身体验那段过去岁月的情感旅程。